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网站-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特黄aaaaaaa片免费视频-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首頁 > 為農服務 > 農業技術 > 正文
農作物臺風災后補救技術措施
2012-08-13 點擊:4602
???? 一、水稻生產災后補救技術措施?
???? 目前,我省單季晚稻處于拔節和幼穗分化期,連作晚稻處于分蘗期。災后田間管理要根據晚稻生育階段和受害程度采取相應措施。
???? 1、及時排水。盡快排除田間積水是首要措施。尤其是處于幼穗分化階段的單季晚稻,耐淹能力弱,淹水時間越長造成死胎風險越大。臺風過后要迅速組織人力、物力,千方百計做好田間排水工作,提高根系活力,減少災害損失。對受淹時間長的田塊,不能一次性把水排盡,而要保留田間3㎝左右薄水層,以防災后晴熱高溫天氣導致植株生理失水而枯死。發生海水倒灌的地區應先排水,而后清水沖洗鹽分。
???? 2、補施肥料。受淹后,稻田肥料流失較多,植株生活力下降。退水后可根據稻苗長勢適當補施肥料。對連作晚稻稻田排水后每畝追施尿素5~8㎏,加快恢復生長,促進分蘗。對單季晚稻稻田每畝可追施尿素5㎏左右。對淹水深、時間長的田塊,臺風過后,先采用每畝用磷酸二氫鉀0.1㎏加1㎏尿素進行葉面噴施的方法,以增強抗性;待排水露田后再適量追施化肥。?
???? 3、及時防治病蟲害。臺風過后,有大量葉片受傷,稻田受淹病源增多,極有利水稻病害發生,特別是有利于細菌性條斑病和白葉枯病等細菌性病害的侵染為害。同時臺風過后,氣溫回升,田間濕度較大,極有利于紋枯病、稻飛虱和縱卷葉螟的發生。要及時選用對口農藥進行防治。
???? 4、改種作物。水稻有一定的耐淹性能,一般沒頂1天左右,對產量影響不大。但沒頂2天以上,對水稻的生長發育和產量就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拔節至孕穗期沒頂4天以上,可能導致幼穗枯死率20%以上甚至全部枯死。對于稻田被沖毀的田塊,或長期受淹稻苗死亡60%以上的田塊,建議及時改種其他作物。可選用的改種作物有:一是秋大豆, 8月上旬播種。二是鮮食春大豆秋播。采用引豆9701、95-1等早熟品種,在8月底之前播種,保證在低溫來臨前成熟收獲;種植密度一般可提高到每畝4萬株左右,采用條播或增加播種穴數。三是秋播馬鈴薯。選用東農303等優質早熟品種,在8月底播種;采取小整薯催芽播種,以提高田間出苗率;可采用稻草覆蓋免耕栽培技術。四是改種蔬菜。
???? ?二、蔬菜瓜果災后補救技術措施
????? 1、及時清溝排水。對于受淹菜田應及時開溝清渠,排除田間積水,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同時結合田間農事操作進行菜田清潔工作。
????? 2、及時修復損壞設施。天氣放晴后,抓緊修復被毀的棚架,更換棚膜,及時恢復設施蔬菜瓜果生產。
????? 3、加強田間管理。保護地蔬菜應及時開棚通風透氣,以降低棚內濕度。對于災后生長偏弱,或出現部分死苗的菜田,應及時查苗補苗,一旦植株恢復生機后,應及時追施速效肥,以施速效氮肥為主,并輔以磷、鉀肥或開溝追施有機肥,也可使用適量的1.8%復硝酚鈉(愛多收)水劑3000倍或0.136%赤?吲乙?蕓(碧護)可濕性粉劑等進行葉面追肥,提高蔬菜抗性,促進蔬菜恢復生長。在追肥同時,要及時中耕、松土、培土等,促進植株盡快恢復生長。
????? 4、適時補播改種。 對于蔬菜作物長時間淹水、大部分植株死亡或嚴重影響產量的菜田應盡快改種收獲期短的速生型葉菜。
????? 5、做好病蟲害防治。切實做好災后田間病蟲監測,嚴防疫病、青枯病、炭疽病、細菌性軟腐病等高溫高濕型病害大流行,及早用藥預防。(1)防治瓜類疫病,可選用68.75%氟菌?霜霉威懸浮劑1000倍液,或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250克/升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9%精甲霜靈?代森錳鋅水分散粒劑600倍液等噴霧防治。(2)防治茄果類蔬菜青枯病和十字花科細菌性軟腐病等細菌性病害,可在發病初期選用20%噻菌銅懸浮劑6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4000倍等灌根,每株灌藥液250毫升左右。(3)防治草莓炭疽病,可選用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或50%咪鮮胺錳鹽乳油3000倍液,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或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等噴霧,用足水量,重點噴霧匍匐莖和短縮莖。(4)適時防治瓜絹螟、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煙粉虱等高溫型害蟲。防治瓜絹螟、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可選用20%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3000倍液,或24%蟲螨腈懸浮劑1500倍液,或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1500倍液,等;防治煙粉虱,可選用10%烯啶蟲胺可溶性液劑1500倍液,或20%啶蟲脒乳油1500倍液等。施藥宜在傍晚進行,用藥濃度不宜過高,注意交替用藥,以免產生抗藥性,同時要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制度。(摘編自“浙江農業信息網”) ?